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全校“新学期第一堂党课”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学院党委部署,社会学系教工党支部在3月16日联合硕士生社会学党支部、硕士生社会工作党支部组织开展“新学期第一堂党课”活动。活动分为深入新民学会旧址学习革命精神和参访湘江新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调研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发展两个环节。社会学系师生共计36人参加活动。
首先,师生们来到新民学会旧址(蔡和森故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参观了蔡和森故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毛泽东和蔡和森青年时期在此组织开展的革命活动以及他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师生们通过“看物件、听故事”,回顾学习了新民学会成立和《湘江评论》创刊历史以及湖南进步青年探求“改造中国”道路的努力。当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中国的基本矛盾并未解决,国家处于积贫积弱状态,各派军阀争夺内战持续不断。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学生不满中国社会的黑暗,积极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于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刘家台子召开新民学会成立会议。至同年8月,学会有何叔衡、向警予、罗学瓒、张昆弟、郭亮、陈昌、蔡畅等20多位优秀成员。新民学会取义于“大学之道在新民”,起初是以“革新学术,砥厉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为了严肃学会组织生活,学会成立时就规定会员“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全体师生们深受新民学会会员的责任担当和革命精神感染和教育。此外,讲解员还特别介绍了蔡母和毛母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亲情故事,让大家感受了那一时代革命母亲的高贵品格和博大胸怀。
社会系系师生在蔡和森故居前合影
随后,大家参观了新民学会陈列馆,并在这里观看长沙红色微党课《这里发出了建党新声》。在这里大家了解了新民学会经历五四运动洗礼后转变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的历史和贡献。1920年蔡和森等人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他采取“猛看猛译”策略,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并逐渐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在他与毛泽东的多次致信中,第一次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同年,在新民学会会员努力下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正式建立。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早期党组织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师生们重温了新民学会“建党先声”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为百年前湖南进步青年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国共产党人追寻革命理想和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努力 和卓越贡献而身怀敬仰之情,激励了大家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热情和斗志!
社会学系教工支部党员在新民学会陈列馆合影
参观新民学会旧址结束后,大家来到学堂坡社区,在湖南省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喻枣的引导下,参访了湘江新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该基地由湘江新区民政局重点打造,先后成功培育孵化56个服务困境儿童、残疾人、老人、妇女以及开展社区治理、司法矫正、禁毒戒毒等社会组织。随后,大家在二楼会议室召开“湘江新区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发展调研”座谈会,喻枣书记从大同中心承接的政府服务购买项目以及自身驻局工作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区社会工作协会、区社会工作机构、乡镇(街道)社工站以及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并结合自身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和大家分享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和民生服务发展方面的优势。师生们从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
社会学系师生参访湘江新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
社会学系师生调研座谈湘江新区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学系师生在湘江新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合影
此次活动是社会学系教工党支部“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有效落实了学校关于“新学期第一堂党课”的工作部署。3月16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将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拟订社会工作政策,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纳入职责范围。这将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学科发展和作用发挥提供新的历史契机。3月正值全国各地迎来第17个“世界社工日”,民政部将本次活动主题确定为“推进‘五社联动’ 关爱‘一老一小’”,本次学习和调研活动也是我系师生积极宣传和参与社工日主题活动的具体行动。通过此次党课教育和社会调研活动,进一步凝聚了支部共识和力量,激发了师生的奋斗意志。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服务实践,秉持敢于创新、敢于奋斗、敢于追求、敢于担当的精神,加强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而努力奋斗!
照片:潘冰钰、李亚如、张享、宋泽林、李怡
文稿:冯元
审核:王欣 赵玉燕 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