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高校院所专家齐聚,畅谈“公益慈善创新发展”

发布人:日期:2018-07-06浏览数:

曾桂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我们都知道2008是中国慈善公益的元年,这七八年以来中国的慈善公益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慈善公益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新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发展还有一个质的提升。创新发展要走向一个新的途径。

今天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的成立可以说带动了一个新的趋势,新的方向。原来的慈善发展是从捐赠需求出发,现在转向如何做好做强、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更多的草根组织有一个共享的平台。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问题,说是很好,如何做好,需要进一步考量。

很庆幸前段时间慈善法已经通过一审和二审,我想,慈善法的出台,以及其中的慈善信托和慈善服务可以说是为慈善公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营造了好的氛围。慈善创新会走的更好,走得更远!

当然,慈善法只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基本大法,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政策相配套,这样就有助于上下联动,民间的组织再进一步的推动使政府部门形成一个双方的合力,形成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后,这样慈善公益发展的创新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董文琪—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个老板开发了一批别墅,怎么卖?如果你是开发商你怎么卖?常规的做法是找销售员,但这个老板很聪明,他做了一个与我们社会组织挂钩的事情,他招揽十几个行业协会的会长,他告诉他们我要送你一套别墅,但是你要帮我推荐出去15套,结果非常好,是双赢了。这15个会长如愿的获得了免费别墅,这个开发商的房子也卖得很好。

那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会觉得从它从组织管理和运作的视角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跨组织跨边界的合作。原来我们在理解一个人、一个组织的归属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画一个框框:“我是什么的”。但这个房地产商他没有把销售人员固定为企业自有的员工,而是很精准的找到了他的高端推销员。

另外一个对社会组织的借鉴是,他很精准的找到了他的顾客、他的群体。你想想能够做到行业协会、商会会长这一阶层,他接触的是什么人,绝对就是别墅的直接购买者。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精准找到客户找到服务群体的案例。那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社会组织其实是一个中介,我们一方面像一些有资金有意愿的人去筹集资源,另外我们找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一方面是资源的吸纳,另一方面是资源的分配,我们做的是中介性的工作,那你不管面向哪一个市场的时候你都需要一个精准的定位和精准的找到客户,这个就告诉我们如果愿意开动脑筋,很多时候是可以很顺利的实现你的目的。另一个方面,这个故事也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是,可能很多做社会组织的人会觉得,我很难我没人没资金没资源,但只要你有头脑、有办法你就能实现你的目的。

再讲一句题外话,我们可能会觉得其实做任何事都很难,做任何事都有委屈,但李丽老师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坚持下来,难总会克服,问题总会解决的。所以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个会场,希望将来乐创公益能够引领湖南省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家层面做出贡献。另外就是其实做公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突破我们既有的思维,我们要想办法,做各种各样资源的对接。平台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不断的走向创新,不断的让更多人走向这个领域。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善心,所以非常赞成刚才徐本亮老师说的观点,要做有效的公益。其实只要你做有效公益,你在哪个领域都能成功。

邓微—湖南省委党校巡视员、硕士生导师

我是省委党校的邓薇,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首先是我们李丽女士和秋光教授发起成立乐创这样一个湖南的公益慈善的支持组织,它的揭牌应该是我们湖南慈善界的大事。再一个就是很高兴在今天的会议上请到了我国慈善界的旗手、大家做的精彩的报告,给我们湖南慈善人注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思维。

我想表达两个观点。2015年是个不一样的一年,对慈善界而言,是慈善组织的生态系统构建的发源之年。慈善法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草案颁布了,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政策的支持、法律的支持。在我们在座的各位慈善大家的努力下,慈善的高端理念、框架正在形成。也使我在创新方面有了第一个想法和建议,我们现在的慈善事业已经由过去的自发性向自觉性发展,从发散型的自觉性向有组织自觉性发展,慈善事业也在由过去的善举发展到行业,现在发展到产业,那么同时慈善领域由过去的扶贫、济困向广泛的公益大领域在发展,这种发展需要新的慈善发展理念和框架,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引进企业家精神,能够更大范围的聚集善款,更好的使善款能够保持增值,分布到不同的领域,需要策划,管理,好的组织构架,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第二,我也比较关注慈善,郑功成老师在做“十二五”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工保障事业发展”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其中慈善这一篇是我做的,有过一些调研,今天来参会的有许多是直接从事慈善的具体工作,所以创新我的第二个建议是,我们在构建慈善事业运行链条过程中除了高大上的设计和框架性的设计以外,有些目光与设计的机制要下沉,经济学有一个术语叫基因链条的底端,现在具体来做慈善工作的这部分人,他们非常辛苦,非常想做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做的很难,李丽老师应该是做的很成功的,但是她在刚才的发言中间说的很累,很苦,有的时候都在反思要怎么做下去,实际上我觉得她就已经反映了我们在底端做慈善这一部分人的一种期盼。我们在构建一个慈善事业框架体系中间,这样一个生态体系中间,怎么样下沉,用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力量,全世界的慈善人联合起来,怎么样把这些慈善人联络到现代的慈善事业发展体系的过程中间,让他们能够和我们的慈善项目、慈善理念,真正的落地,比如说一些扶贫救助的对象,老年人的服务,无论是政府购买服务还是我们用慈善的力去提高这一部分人生活的水平和质量都需要给他们以道义上、项目上、资金上和支持上更多的扶持和支持。

方向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巡视员

对于湖南公益慈善来讲,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个喜忧参半的格局,第一湖南的公益慈善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面对全省的需求而言,组织数量明显偏少;第二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社会环境不优,特别是现在我们的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关系并没有形成,特别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面并没有走上常态化制度化的轨道。第三我们的慈善组织已经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我们现在的公益慈善组织还普遍存在先天发育不良,后天支持不足这样一种格局,特别是公信力,还明显存在不高的状态。对于湖南公益慈善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从两个方面做文章,首先要优化公益慈善组织的社会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文化环境。我觉得目前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还不优,特别是如果在争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面走向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一点还和沿海地区相差很远。我曾到澳门考察,社会组织服务最大的买主还是政府。如果政府不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我们的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则很难存活、很难壮大。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突出难题。第二我们现在的公益慈善组织有一个内部增能、规范运作、如何提高公信力的问题。一个组织在规模不大、特色不鲜明的情况下必须把提高公信力放在首位。初期阶段要增加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目前湖南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真正要做好还有很长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

史铁尔—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

听了大师的演讲很有感受,特别是对社会组织创业,一直有一些感受,近几年来国家经济压力很大,今年我们将毕业770万大学生,海归30万,加上往届大概一千万。新增就业压力非常大。35年来转型期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其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形成了社会压力和矛盾的凸显。现在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好像只指在商业、企业,包括我们长沙最近拨了700万给大学生创业,有些拿到十万,有些拿到三万,而在社会事业、尤其是社会组织创业方面完全没有。我们现在登记一个组织仍然需要三万和三十万,而企业是认捐、放开,而社会组织必须要挂靠,还要钱,在发达国家就业是占到第三产业的百分之十,我算了一下,大概占到全国的第三产业的0.2%,比较保守的数字,这么巨大的一个就业空间,我们国家却忽视了,一方面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第二它可以化解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一个双赢,我们没有政策,我们害怕登记,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企业有那么多皮包公司,为什么不找工商局,结婚登记离婚的时候肯定要到民政局,那为什么社会组织登记管得这么严,这是巨大的就业空间,我想呼吁各位领导注重关注社会组织创业和就业。1月24日全省省政协会议马上召开,我的第一个提案就是社会组织创业和就业提交劳动人事,我们要为社会组织的创业鼓与呼。

陈成文—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首先我感谢我的老师周秋光教授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我是周老师本科的学生,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就是价值观建设与公益慈善创新发展,我觉得共享对于慈善来说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理念。我觉得社会组织的能力、公益创投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制度建设的问题,非正式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建设。我之前从事社会学的研究,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实际上就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价值观建设是推动公益慈善创新发展一个内驱力的问题,因为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需要,而需要决定了我们的动机,动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这个价值观首先是政府,政府层面必须加深价值观建设,为什么在实践中的公益组织步履艰难,我自己也有一个公益组织,14年10月份成立,去年运行了一年,都是自己拿经费,在社区做老年人服务,没有得到政府的一分钱购买服务费用。政府要摆正服务理念,按照治理的理念,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都是平等的主体,政社关系总的来讲应在价值观上来改变。社会组织在项目的设计、项目的经费能不能与政府有平等协商的权利。企业价值观就是责任价值观,慈善组织确实需要很强的奉献、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第四就是媒体,自从出现郭美美事件之后,舆论界对慈善的评论,从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羞耻论辩,前段时间中央出台的《新闻工作者十不准职业道德标准》,从媒体的角度来强调他们正面的宣传。第五,个体价值观的建设,我觉得确实需要培养大家的善心,友善价值观,怎么从小培养爱心从娃娃抓起,所以公益慈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更离不开良好的、积极的、价值观的建设。

上一条:MSW师生奔赴绥宁县插柳村开展扶贫工作

下一条:社会工作(MSW)专业硕士社工情景剧顺利演出

【关闭】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