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建设报告

发布人:MSW教育中心日期:2022-04-10浏览数: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建设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与年度发展目标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自2014年成立以来,依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通过借助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学科的力量,发挥多学科交叉与协同的育人功能,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发展前景良好。

本学位点对内负责社会工作研究生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对外负责承接社会工作研究、培训、督导、评估、策划和咨询等业务。学位点每年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30-40人,招生规模为湖南省最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医院就业,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本学位点与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长沙市民政局、长沙市社会工作协会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第一福利院等十多个机构挂牌成立了硕士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内容涉及医院特殊病患服务研究、社会工作机构孵化、婚姻家庭教育介入、福利院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服务等。

(二)年度发展目标

本学位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等加快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立足服务于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发展战略,瞄准健康、养老、妇女儿童服务等重点领域,结合“湘雅”医务、“师大”教育、“禾计划”乡镇社会工作站等本地品牌资源优势和人才需求导向,重点聚焦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三个特色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本学位点遵循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专业特征,着力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环境,了解国际社会工作前沿动态能够独立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工作,胜任针对不同人群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一)学位授权点的方向设置

本学位点立足服务于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发展战略,结合湖南省本地品牌资源优势和人才需求导向,重点聚焦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三个特色方向创新人才培养

1)老年社会工作:培养熟悉老年人照护服务基础知识和社保政策,胜任在城乡社区和养老机构独立开展老年人需求评估、照护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问题解决、社会资源获取、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业人才。

2)医务社会工作:培养熟悉医学基础知识和医保救助政策,具备跨学科团队合作和资源链接能力,胜任在医疗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慢性病照顾、协调医患关系、解决医疗卫生社会问题的专业人才。

3)学校社会工作:培养熟悉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基础知识,胜任在中小学及高校为心理障碍、行为偏差、家庭关系破损的困境学生开展情绪疏导、家校沟通、生活辅导、学业辅导等整合性服务的专业人才。

(二)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采取“双导师”和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制度。目前有专业导师18名,大多具有境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1名教师入选了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同时聘请了十多名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专家作为实践导师。在导师任职资格上,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任教满1年以上、发表3篇及以上与专业相关CSSCI论文,同时针对导师实施定期考核和培训。按照“双师型”导师建设目标,鼓励导师考取社会工作师证书,要求导师定期直接参与社会工作实务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完善导师指导流程和质量监控机制,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机构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与学位论文研究,每学期举办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导师队伍。社会工作教学团队分别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本学位点注重引导教师基于社会工作学科服务弱势、关怀民生的价值定位,提升自身服务学生、关怀社会的师德师风素养和教学氛围,积极主动地以自身专业为社会和国家服务。学位点导师李桂梅教授自身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关怀备至,获得学校师德标兵称号。肖汉仕教授积极推进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向省、市政协、教育、妇联等部门建言加强青少年和妇女心理健康教育。导师谭卫华荣获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此外,本学位点教师队伍中共有10人在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湖南省妇女研究会、湖南省民政厅专家咨询委员会、湖南省医院协会志愿者与社会工作专委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工理论专委会和儿童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等国内重要学术组织和行业组织担任委员或委员以上要职。

(三)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教师队伍中有10人被国内各类重要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聘为专家、委员。学位点教师积极参与和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及获得高级别奖项。在科研获奖方面,学位点教师冯元的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站建设经验研究”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教师谷玉良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调查研究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找回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短工化问题研究”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在项目科研经费方面,本学位点2021年各类纵向课题经费到账数共计34.4万元,横向课题到账经费数共计115.8万元。

(四)平台建设情况

学位点全方位搭建了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支持,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资源平台的拓展。一是形成急需型人才培养高地。通过与湖南省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共同研讨民生服务人才需求,本学位点聚焦于培养养老、医务、学校三大省内急需人才,服务对象涉及老年人、医护人员、患者、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等多个群体。通过广泛宣传与动员应届和在职人员报考,选拔优秀生源。并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对社会急需的服务领域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学。二是创新智慧型教学平台。瞄准流动性社会服务与信息化专业教学的创新趋势,引入北京美亚联创、上海陆由等品牌社会工作科技公司的软硬件资源与技术,整合超星、智慧树、腾讯会议等网络教学平台,初步构建本学位点的智慧型教育平台。三是打造品牌化实践基地。充分整合校外资源参与办学,邀请校外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丰富的合作团队来校分享或授课,通过“优质准入”机制选择了20多家单位共建实习教学科研基地,培育湘雅医务社会工作等品牌基地,2021年新增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基地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实践网”

三、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情况

(一)党建及思政工作情况

本学位点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个目标,强化立德树人教育初心,将研究生学科思政教育融入到全过程与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中。具体特色做法如下:

一是压实三全育人主体责任。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分派学院党委委员直接指导学位点建设和思政工作,配备专任教师党员担任辅导员,成立社会工作研究生党支部和团支部,从组织架构上压实主体责任。在专业实习期间,实施“学校教师+机构督导”双人双责紧抓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二是强化意识形态监控管理。本学位点认真贯彻学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办法》,主动接受学院实施的行政值班巡查、教学督导督查和院领导随机抽查,有效防患课堂意识形态风险。严格推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实施细则》,对社会工作学术活动严格执行先审批、后举办,宣传报道先审查、再上传的工作机制。本学位点网站、公众号以及微信群、QQ群均向学校进行备案登记,随时接受检查。

三是聚力师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紧抓党支部“五化”建设契机,加强本学位点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分派骨干党员教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实施“双带头”、“三会一课”机制、促进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常态化开展。定期组织教师和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如时政学习会、红色文化基地参访等活动。2021年,本学位点教师参与了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和湖南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参赛选手培训。冯元老师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四是探索社会工作学科思政改革。本学位点依托《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等课程,探索“跨文化理论比较+本土性实践创新”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强化师生批判性理论学习,与本土理论建构,提升专业本土化与文化传统自信和价值自觉,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和协同育人。

五是创建实践育人服务品牌。本学位点结合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目标,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中注重专业实践育人需要,在湘雅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等基地的实践教学中,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使命与“救死扶伤”、“百善孝为先”、“扶贫济困”等传统文化价值的融合以培养本土人才,从而创建专业特色与实践育人品牌。

(二)生源情况、招生规模和结构

本学位点2020年全日制招生人数为45人,2021年全日制招生人数为43人,其中招录学生本科推免生1人,现有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研究生88人。其中,21届社会工作研究生中有20人为社会工作本科毕业,23人跨专业进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研究生生源大多来自本科高等院校,生源质量相比往年有一定提高。

(三)课程教育改革和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在社会工作研究生课程教育和建设方面积极联动校内外资源,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聚焦于培养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齐头并进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具体课程教育改革和建设情况如下:

一是积极引入高水平校外办学资源。湘雅医院团队开设《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课程;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史铁尔教授开设《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课程。

二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育人。在《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等核心课程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生的文化敏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三是教学设计上聚焦实务操作能力训练。在多门核心实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案例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机密集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

四是强调产学教结合培养学生。与湘雅医学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第一福利院等二十多家机构共建实训教学基地;与北京美亚联创公司等企业开展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共同开发实务教学资源;聘请实务专家担任硕士生实践导师,与本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操课程学习。

在教学课程改革创新方面,本学位教师在2021年获得了多个教学成果奖。孙建娥教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南师范大学MSW为例”获得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奖。冯元老师撰写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书屋创建与儿童服务案例”获得湖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金玉老师的“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立项。谭卫华老师主持的思政引领 协同育人:基于服务-学习理念的社会工作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教育创新和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及成效情况

本学位点研究生结合专业调研和实务训练,在创新创业、能力竞赛、调研实践等多方面取得丰富的应用性成果,在能力竞赛、社会工作专业竞赛、全国性英语竞赛中均表现突出。在社会工作专业竞赛方面,高阳、丁嘉琳、曾玉婷于2021年获得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举办的全国首届社工微电影大赛优秀奖。欧韶艳、李琴、陈贵兰、尹玉奇获得2021年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优秀社会工作服务案例奖。欧韶艳、陈贵兰获得2021年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杰出社会工作学生奖。宋雪玲、张享的论文分别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21年年会暨第三届研究生论坛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在调研实践方面,本学位点多次参与省级、国家级调研评估工作并参与调研报告的撰写,如参与编写湖南省残疾辅助性就业指导手册编写,2021级研究生张享基于实习调研经历发表论文获得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张享、李萱、宋雪玲、许想四位同学申报湖南省民政厅课题项目立项成功,并获得2021年民政厅厅级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二等奖;在创新创业方面,学位点多次取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学生获得初级社会工作师证书人数比例达80%以上

(五)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位点师生与行业内机构和单位组织积极进行交流对话,在社会工作学术训练和学术交流方面积极与校内外进行交流学习。2021年9月,本学位点邀请陈晓红、张霖源、冯元三位老师为2021级新生介绍了学术规范、科学道德、职业规划等方面内容。另外也邀请湖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张盈盈科长为社会工作硕士生开设“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本学位点孙建娥等五位老师带领2021级全体社会工作研究生参与中南六省(区)潇湘医务社会工作论坛暨湖南省2021医院协会医院志愿者与社会工作管理委员会第六届工作会议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021年11月,公共管理学院余望成书记、毛新志院长和本学位点代表教师与泰康集团的泰康之家举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企校合作-企校协同人才培养”座谈会;2021年12月,本学位点师生代表参加湖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和湖南省社会学学会2021年年会暨建设精准救助先行区研讨会进行专业交流和探讨。

此外,本学位点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举办校内外社会工作专业学术交流活动。2020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高阳参与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并受邀发言《社会工作介入反社会型人格戒毒人员矫治研究》。本学位点研究生于2021年在校内共举办13次“景德论坛·学术沙龙”活动,学术交流主题涉及“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角色定位与实践方式”、“未成年人犯罪”、“内卷时代”、“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焦虑”、“专硕学位教育认同”、“社会工作本土化”、“社区营造”等多个主题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专业探讨,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思考。

(六)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严格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优良、符合学术规范,无政治方向及研究伦理问题。从论文开题、论文撰写、预答辩、送审等各个环节,强调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进行,并对学生的论文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修改建议。本学位点研究生论文思想政治正确,优良比率逐年上升,无任何抽检不合格或学术不端情况出现。并且专业选题切合实际,应用性强。学生结合自身实习经验,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进行探索和思考。其选题涉及老年人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对实务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深化对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为今后相关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七)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

本学位点2021年授予学位总人数为34人。2021年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其中2人进入党政机关单位,5人进入高等教育单位,1人进入中初等教育单位,3人进入科研设计单位,3人进入国有企业,17人进入民营企业,1人进入三资企业,2人进入其他事业单位。

四、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情况

(一)科研成果转化

本学位点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学位点10位老师被国内各类重要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聘为专家、委员。在科研成果转化以推进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方面,本学位点孙建娥教授受芙蓉区民政局委托,完成“创新居务监督,实现社区治理”调研,调研报告获民政部2021年度优秀调研报告。谷玉良老师的“找回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短工化问题研究”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为青少年的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借鉴。冯元老师于2021年发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经验研究”,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为基层社工站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经验借鉴。

(二)社会服务

本学位点在提供社会服务、增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学位点多数校内教师作为督导和专家受聘于各机构、社会组织、医院、学校与社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事务,均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孙建娥教授为湖南省妇女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湖南省湘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湖南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理事。在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孙建娥教授积极献计献策,运用专业技能推进完善和谐社会的建设。肖汉仕教授于2017年创办“健心学堂”微信公众服务号,目前已有注册学员2000多人,并且带头实施全民健心项目,对缓解压力,排解情绪有很好的效果,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冯元老师于2021年11月带领4名研究生前往湖南省湘西泸溪县、古丈县进行留守儿童调研、乡镇社工站与儿童之家参访和指导工作,为社工站和儿童之家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将泸溪县小陂流村儿童之家作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参与申报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志愿者帮扶案例”,为“多方联动”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案例借鉴。此外,本学位点在疫情期间派驻社会工作研究生进入湘雅医院等医疗单位进行实习服务,为疫情期间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是师资队伍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偏低。本学位点现有教师队伍中大多来自于社会学、人类学、社会保障等专业背景,社会工作实务训练和实践相对而言较少。尽管本学位点实行“双导师”制,重视由校外实务经验丰富的老师或社会工作团队与校内教师队伍联合培养学生,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在综合上有较强的能力,对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在学生实务督导、实务经验成果转化、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校内专业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支持力量。因此,现阶段如何加强校内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水准仍然是推进本学位点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是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生源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本学位点大多数生源来自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于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员的招收数量相对较少。作为专门培养能够独立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工作,以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和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硕士学位点,在职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硕士学位点,可对培养的生源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三是学生对口就业率有待提升。尽管本学位点2021年34位毕业生已在党政机关、教育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组织单位有效就业,总体就业率可达100%。但作为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学位点,学生的对口就业率相对较低。实际上,影响学生对口就业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就业环境、行业发展、个人及其家庭认知和态度等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多个方面,但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上的价值和认同感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以及社会政策环境的把握等方面,对培养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对口就业率上仍有贡献力量的空间。

(二)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对于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方面本学位点将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的研讨进修以及行业内交流对话鼓励教师团队深入实践理论研究与社会工作实务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考取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增强本学位点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研究能力与研究成果。

二是实行多样化培养方式满足不同生源群体的求学需要为进一步拓宽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渠道和质量,本学位点将进一步实行多样化培养方式。一方面,适当增加在职社会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生招录比例,为在职人员提供高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政策制度、国内外社会工作前沿动态信息等相关教育和培养,促进在职人员发展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综合性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全日制研究生加强学术训练与实务训练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社会工作资格证书,提升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利用多样化培养方式对学生实施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教育和训练,并通过多阶段、个性化的培养机制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注重社会工作价值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工作学生的对口就业受到就业环境、行业发展、个人及其家庭就业认知与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环境、行业发展等制度性因素导致学生对口就业率较低需要政府、行业、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团队等主体的共同倡导与推进。但因学生的专业价值不足或专业认同偏低等个人因素不了解、不认同社会工作而选择不对口就业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有效的社会工作教育进行改进。本学位点也将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培育,一方面在课堂中重视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伦理等知识的补充教学,结合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式在参与式体验中促进学生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和强化。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外优秀社会工作组织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务工作,在实务中体验并感受服务过程与成效,提高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实务技能和专业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选择对口就业的可能性。

(三)下一年度工作要点

一是建立适应中国情境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社会工作发展源于国外,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情境下更好地发展,不仅需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和方法,也要在中国情境下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教育。对此,本学位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工作规划:一方面,基于社会转型进入新的阶段这一脉络设计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面临新形势,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立足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脉络,对中国社会现实有反思性认识和理解。如,“老龄化社会”、“基层社工站建设和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教育”等主题。另一方面,重视将中国本土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转化为知识和案例进入课堂与教材。在新的阶段,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育要重视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中重视本土经验的探讨与发展。

是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路径。本学位点将继续推动学校与省内其他优秀高校、社会工作相关组织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培养路径。一方面,将校外社会工作相关组织单位作为“第二课堂”,重视学生在实践技能、知识、方法等实务经验的培养和积累,定点定向培养不同实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重视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成果化,借助社会工作组织单位提供的良好的实践资源和平台,结合校内专业导师的研究指导,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赛事、行业学术交流对话、项目申报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相结合并进行转化,形成专业研究成果。通过“产学研”资源互动、互助、互享,培养符合社会组织、行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上一条:我中心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下一条:思政引领 协同育人——湖南师大多方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闭】 打印    收藏